彩礼归属: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?
#
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,彩礼往往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。它不仅承载着双方家庭对新人婚姻的美好期许,也容易在后续引发关于财产归属的争议。那么,彩礼究竟属于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呢?这需要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具体分析。
最高院针对彩礼问题专门出台了司法解释,为处理彩礼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。根据该解释,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时,若存在以下情形,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。
第一种情形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。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情侣在恋爱阶段就按照习俗给付了彩礼,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走进婚姻殿堂。这种情况下,给付彩礼的一方有权要求返还彩礼。因为婚姻关系的成立以办理结婚登记为法定要件,未办理登记意味着双方在法律上并未建立夫妻关系,彩礼的给付目的未能实现,所以应当返还。
第二种情形是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,但确未共同生活。有些夫妻虽然领取了结婚证,但由于工作、学习等原因,长期分居两地,并没有真正共同生活在一起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给付彩礼的一方提出返还彩礼的请求,法院也会予以支持。毕竟,共同生活是婚姻关系的重要体现,没有共同生活,彩礼所蕴含的保障婚后共同生活的意义就大打折扣。
第三种情形是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。这里的生活困难,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。如果因为给付彩礼而使给付人的生活陷入困境,那么在离婚时,给付人可以要求返还彩礼,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。
而从《民法典》的角度来看,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,为夫妻的共同财产,归夫妻共同所有。这些共同财产包括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;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;知识产权的收益;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(但特定情况除外)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。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。然而,彩礼并不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,它通常是在婚前按照习俗给付的。
综上所述,彩礼一般不属于婚后共同财产,其归属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。在处理彩礼纠纷时,我们应当尊重法律规定,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,让婚姻在合法、公平的基础上开启新的篇章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