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出轨导致离婚:财产与孩子判定的法律考量**



在婚姻关系中,忠诚与信任是维系双方情感的基石。然而,当其中一方背叛了这份信任,出轨行为不仅伤害了伴侣的情感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,尤其是在离婚时关于财产分配和孩子抚养权的判定上。


出轨导致的离婚,在法律上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离婚并无本质区别,但出轨行为往往被视为婚姻中的过错方。在财产分割方面,我国婚姻法遵循的是共同财产原则,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,除特别规定外,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。这意味着,在离婚时,这些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。然而,法律也体现了对无过错方的倾斜保护。在实际操作中,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、财产来源、贡献大小等因素,对无过错方给予适当的照顾。这种照顾可能体现在财产分割的比例上,也可能通过给予无过错方一定的经济补偿来实现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个人财产在离婚时是不参与分割的。个人财产主要包括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、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、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,以及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等。这些财产在离婚时仍归原所有人所有。


除了财产分割外,孩子抚养权的判定也是出轨导致离婚时的一个关键问题。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,由于他们尚处于哺乳期,需要母亲更多的照顾和关爱,因此法律上一般规定这类孩子随母亲生活。当然,如果母亲有严重疾病或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,或者父母双方协议由父亲直接抚养且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,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决。


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孩子,抚养权的判定则更加复杂。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,包括经济状况、教育背景、生活环境、与孩子的感情联系等因素。在判决时,法院会倾向于选择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一方作为直接抚养人。同时,法院也会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。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,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,因此在抚养权问题上,法院会认真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。


在出轨导致离婚的案件中,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的判定都是极为敏感和复杂的问题。法律虽然提供了一定的原则和指导,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。因此,在面对这些问题时,建议双方保持冷静和理性,通过协商或调解的方式寻求妥善解决。同时,对于过错方而言,也应当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和孩子造成的伤害,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位置